首页
组织机构
部门职能
领导分工
科室岗位及职责
工作动态
上级动态
校内动态
通知公告
理论研究
规章制度
党纪党规
上级政策
校内制度
党建经纬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巡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动员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2-04-11 21:33
点击数: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巡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动员会召开。会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与中央第十一巡视组组长裴显鼎见面沟通,裴显鼎通报了巡视工作有关安排,中央纪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国家监委副主任杨晓超参加。会上,裴显鼎作了动员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巡视工作提出要求。杨晓渡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晓超主持会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委领导班子,中央第十一巡视组、中央巡视办有关同志出席会议,委机关副部长级室主任、副秘书长,各厅部室局、机关党委、各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列席会议。
裴显鼎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导机关。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巡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政治机关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履行职能责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委领导班子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充分认识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巡视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同题共答,切实增强接受巡视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决完成好党中央交给的巡视任务。
裴显鼎指出,巡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央巡视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视定位,把督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聚焦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发现和推动解决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党组(党委)履行职能责任存在的政治偏差,重点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行主责主业,以及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了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了解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选人用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了解落实审计、有关学习教育发现或检视问题整改,建立整改长效机制情况,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杨晓渡表示,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开展巡视,是贯彻党章规定、深化党内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的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委机关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战略考量,突出同题共答、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检视查摆、客观如实反映问题,全力配合支持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自觉接受巡视监督。树牢整改意识、坚持边巡边改,不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促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坚定稳妥抓好全年各项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央巡视组将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2个月左右。巡视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010-66016670;专门邮政信箱:北京市西城区A03531邮政信箱。巡视组每天受理电话的时间为:8:00—18:00。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2年5月30日。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视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党内法规库 共产党员网--
党内法规库 共产党员网
中共吉林省纪委 吉林省监察委员会
中共吉林省纪委 吉林省监察委员会
--中央直管高等学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